第1是回避和遠離壓力來源。
這需要根據個人的情況而定,沒有對每一個人統一適應的模式。比如買股票,如果你心理承受能力低就不要買。再如美國小說《飄》中主人公斯卡利特碰到難受的事時常說:我現在不去想它,我現在若是老想著它,我會發瘋的。我且等明天再去想它吧。
第2是恰當地合理地使用心理防御機制。
舉例如合理化,即對壓力給以合理的解釋,比如被領導批評以后,想關鍵是自己沒有做好工作,領導應該批評,對其他人也是如此,是合理的,自己可能心平氣和了。常用的心理防御機制還有壓抑、投射、升華等。
第3是主動采取行動消除壓力。
如果一個壓力是客觀的,一味回避不是根本的解決辦法。變被動為主動,采取有效的行動,改變現狀才是上策。這要解決兩點認識問題。一是任何事情都是可以改變的。二是采取行動才能改變。比如一個人感覺到自己在集體中缺少知己,與人不能溝通,由此心理壓力很大。確定上述的兩點認識之后,開始找原因。有別人的原因,有自己的原因。別人是難以直接改變的,或者說只有通過自己的改變去影響別人改變。
第4是重新評價事件或者情境。
問題也許沒有你當初想的那么嚴重。換一個角度考慮問題可能會豁然開朗。即使是失誤或錯誤也還有補償的機會。
第5是尋求支持。
當心理壓力過大時,可以適當地向親戚、朋友、心理醫生傾訴和求助。不要硬撐。其實承認自己在一定時期軟弱,然后通過外部有益的支持降低緊張、減弱不良的情緒反應是明智之舉。
第6是適當的運動和培養多種愛好。
當一個人處于不良的心理狀態,或者不良的心境狀態中的時候,坐在那里苦思冥想、發愁、哀嘆,不但無助于問題的解決,反而會加重負面情緒。走出室外散散步、跑一圈、打打球,做體操、游泳運動,都會釋放心理壓力,調整情緒。